以下這篇文章是摘錄自吳欣芳小姐的「電玩型頭腦(Game Brain)」所凸顯的危機」一文,以科學的觀點來探討過度沉迷於電玩的青少年,對於社會的影響。



我先強調,我並不反對玩電玩,甚至把玩電玩當成適度的生活調劑是電子化社會的必然現象。但是,適度與適量(時間)才是最健康的。



日本自1983年任天堂遊戲推出後,小孩子們的玩耍方式也開始從戶外、群體逐漸走向室內、個人的模式。而青少年問題也是在這個年代開始急速增加。至今其犯罪率還在攀升,並且年齡層也有遞減的趨勢。然而,每一年代的青少年問題也有所不同,例如:80年代是「校園暴力」,90年代是「欺負弱小」、「自殺」、「拒絕上學」、「學級崩潰」、「青少年犯罪」等,而今天乃是「虐待嬰幼兒童」的件數正在上揚。



  會造成犯罪的原因有千百種,其中社會情勢的變化和經濟狀況的惡化當然是不可抹滅的。不過,近十年來的犯罪形態已開始脫離以往為了生存、生活的模式,而多為「不順眼」、「煩燥」、「火大」、「不知不覺」、「誰都可以」等令人難以理解的理由,似乎喪失了人類原有的理性與情感。通常在許多雜誌、新聞、書籍中,針對社會問題的議題,大致上都在論述電玩、電視、電影的內容會對身心有不良影響。然而,最近出現了另一種可怕的看法──「電玩型頭腦」,進一步揭開近年來青少年問題之謎。







‧何謂「電玩型頭腦」?



  佔大腦35%的前腦中有一個稱為「前額葉皮質區(Prefrontal Cortex)」的區域,它是對全身體發出命令的司令台。大概有人的拳頭那麼大,具有抑制〝本能〞的功能。通常與記憶、感情、團體的溝通、創造力、學習有關。貓、狗腦部並沒有這前額葉皮質區,在猴子的腦部也只有一小塊而已。若前額葉皮質區並不發達或有所損傷的話,行為就會像小孩子一樣,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因此也可以說是控制感情與犯罪的地方。當過於著迷電玩、手機簡訊、具刺激性的電影或錄影帶、電視時,這個司令台的功能就會降低,甚至停止作用,而這種腦部狀態就叫做「電玩型頭腦」。根據研究報告指出,電玩型頭腦的人會有容易發脾氣、攻擊性、無集中力、動作散漫、無羞恥心、過一天算一天、做事無精打采等特徵。







‧科學的驗證



  而將這個狀態用科學的方式證明的是,日本大學研究所森昭雄教授與日本東北大學川島隆太教授。森教授是先開發簡易型的腦波測量器後,測量腦部在運作時會發出β波的腦波,來調查前額葉皮質區的運作。腦波可依其頻率分為四種──深睡中的δ波(0.5~3Hz),睡眠較淺或想睡時的θ波(3~8Hz),以及平靜狀態的α波(8~13Hz)和興奮狀態的β波(13~30Hz)。







森教授是因為在偶然測量人的腦波,尤其是老年人的腦波的類型時,湊巧發現與年輕人的腦波不同,而為了要調查老人痴呆與年輕人有何不同,就必須要將其數值化,所以才開發出這腦波測量器的。當測試性地把這儀器拿來測試該軟體開發部部門的8位員工與其他部門的職員時,發現該部門的員工β波比想像中的還低。在觀察他們的共作性質與生活作息後,得知他們在日常生活中除了看著電腦畫面外,幾乎是不會跟任何人談話的一群。



‧四種類型的頭腦



  接著森教授又測試大學生玩電玩時的腦波狀態,結果發現,有β波完全不會變的「標準型頭腦」、一旦玩電玩就會下降的「視覺型頭腦」、β波呈現不穩定狀態而上下移動的「半電玩型頭腦」和從一開始就很低的「電玩型頭腦」等四種類型。而這個β波相當低的類型竟與癡呆症病患的腦波走向是一模一樣的。以下就個別說明這四種類型的頭腦:



1.「標準型頭腦」──



  幾乎沒有在玩電玩的人,β波經常高於α波,即使開始玩電腦兩波的強度也沒有什麼變化。特徵是做事非常有禮貌,學業成績多位於中上。







實驗結果:無太大改變







2. 「視覺型頭腦」──

  很少玩電玩,但電視或錄影帶每天都會看1~2個小時的人。若不玩電玩就會恢復。學業成績與「標準型頭腦」相同,在中上的人較多。





  實驗結果:平時α波與β波分明,不過開始玩TV遊戲後,β波開始下降。此表示, 頭腦的靈活性開始下降。







3.「半電玩型頭腦」──

  一週3~4天,一次玩1~3小個時的人。玩電玩前α波與β波的強度大致一樣,然一旦開始玩電玩後,β波值急速降低,甚至低於α波。症狀有偶而會有小小的發飆、較多會讓人有依自我步調行事的印像、若與正在打電玩的他講話的話,也只會有「不要吵!」的回應而已。還有,日常生活上沒有什麼集中力,也常會忘東忘西。



  實驗結果:即使沒在玩TV遊戲,α波與β波幾乎重疊在一起,已接近痴呆老人的腦波狀態。





4. 「電玩型頭腦」──

  每天玩2~7個小時電玩,即使沒有玩電玩,β波值也常接近零,幾乎可以說前額葉皮質區是停止狀態。明顯的症狀有動不動就會發飆、平常都像是在發呆、集中力很低、常常忘記事情或東西、沒有時間觀念、不善於跟朋友交往,有經常不上學的傾向,學業成績多位於中下。而電玩型頭腦的人幾乎也知道自己有這些症狀。



 實驗結果:α波與β波的狀態都很不穩定,甚至沒有玩TV遊戲時的β波比例還低於α波。很明顯地可以知道,平時的頭腦狀態是停止的。

  *以上實驗結果來源:森昭雄森昭雄 『ゲーム脳の恐怖(恐怖的電玩腦) 』日本放送(廣播)出版協會(2002)







  發現此四種類型的森教授,後來又進一步地對6~29歲的男女240人做實驗。結果240人中最多的竟是「半電玩型頭腦」(約佔40%)的人,其他三種大概各佔10~20%。很奇怪吧!這個數據與目前社會中被批評為無集中力、判斷力、耐性的青少年,以及與日俱增的青少年犯罪現象似乎有什麼關聯。



  川島教授是利用正子斷層攝影(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PET)與功能性磁核共振儀(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MRI)這兩種將腦部運作模式影像化的儀器,測試了數十人,以了解打電玩對人腦部的影響。而於2001年在英國發表「電玩對前額葉皮質區的發育完全沒有幫助,而長時間玩電玩會對腦部有不良影響」的研究結果。上述兩位教授的實驗方法雖然不同,但結果卻是一樣的。







‧電玩型頭腦與青少年問題的關係



  每當發生兇殘的少年事件後,都會出現「電玩、電視、電影對身心造成不良影響」的輿論。1997年,發生在神戶,由國中三年級學生所犯下的連續殺人事件,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一封內容為「遊戲開始嘍!鈍鈍的警察大人們,來阻止我看看,殺人讓我快樂的不得了ㄚ!」的挑戰信,跟國小學童土師淳的頭顱一起擺在中學的校門口,是這整個事件的開端。幾乎可以說是把遊戲直接搬到現實生活中,受電玩影響頗大的犯罪行為。



  不過,即使沒有達到犯罪,電玩對年輕人的影響已在他們腦部深深地拓展開來。在『若無其事地在車內化妝的腦』(扶桑社)一書中論述前額葉皮質區與羞恥心的關係的北海道大學醫學部教授澤口俊之表示,近年來,沒有問題意識、只會等待指令、缺乏計畫能力等很明顯前額葉皮質區的功能失調的學生增多了。並更進一步地說明,若前額葉皮質區的功能失調,IQ(智能指數)也會跟著降低,因而造成工作效率不彰或無法持久,即使結了婚也會離婚,或者因無法適應社會環境,而走錯路、犯下罪刑等,無法過積極正面的生活。他認為這是經濟問題以外所面臨的另一種危機。



  然而,不是每個電玩都會使β波降低。森教授在實驗中也嘗試了許多遊戲軟體。發現其中角色扮演遊戲會讓β波活躍,而多種角色扮演遊戲,如恐怖片等的驚險又恐怖的軟體是最能提高β波的活躍度。當森教授探討其原因時,發現一般視覺所收到的訊息都會經過視丘,到後腦的視覺區(the Cortical Visual Area)再傳至扁桃腺(amygdala)產生興奮狀態的路線,在玩這種遊戲時,則是和在爭鬥或逃難等下等動物的反應行為一樣,直接從視丘傳到扁桃腺,也是當人發怒時的路線。還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雖然在遊戲中逃躲或砍殺敵方,但這個行為會烙印在記憶中樞的「海馬」中。因此,若在現實生活中發生類似情形時,就會產生異常的行為或引起內心的恐懼。







‧可以拯救?如何預防?



  森教授從以上實驗認為,TV遊戲只是讓視覺與運動神經間活絡,而漏掉了思考的動作;如果長時間玩電玩的話,前額葉皮質區的功能會慢慢降低;已經習慣來自電視等的視覺刺激的人(視覺型頭腦)容易轉移到電玩型頭腦去。



  所以,我們可以知道如果能控制玩電玩、打電腦、看電視的時間,並增加與人溝通的時間,玩能使眼、鼻、口、耳、手腳五種感官健全發育的大地遊戲、團體遊戲的話,應該可以避免小孩或自己變成電玩型頭腦。



  另外,森教授為了要更了解腦部情形,實施了一些實驗,並發現有趣的事。



  一個就是,森教授在嘗試各種電玩遊戲中發現可以使β波上升的軟體。其中是在上述也說明過會引起恐懼感的遊戲。而另一個則是會運用到全身的跳舞機〈dance game〉。這不僅是因為刺激到視覺而已,也是因為全身運動而影響到腦的關係。雖然,正在玩的時候數值還是會降低,不過由於運動,血液循環變得比較好,而隨著頭腦的血液也變的較為流暢,所以玩完之後β波也就提升了。



  其實是棒球也好,足球也好,在做瞬間的判斷或集中的剎那β波也會上升。而流汗有使心情清爽、解除壓力的效果也是眾所皆知的事情。全身運動除了能使前額葉皮質區活躍外,也能刺激骨頭,促進發育,以及也會適度地刺激呼吸、循環系統。不過,在森教授的實驗結果中也指出,運動對已成為電玩型頭腦的人是無效的。



  不過不用害怕。另一個發現則是可使電玩型頭腦的人恢復到正常!那就是擲小沙包遊戲。森教授指導玩TV遊戲歷有十餘年的電玩型頭腦的大學三年級生,每天玩三顆小沙包5分鐘、進行兩個星期後,發現前額葉皮質區的β波的程度有改善的跡象。這是因為擲小沙包需要高度的集中力,擲小沙包時三個小沙包要以何種順序丟上,其次又要以哪一隻手接等,前額葉皮質區必須擅用到眼睛與手的觸覺。要思考時間、位置,皮膚受到刺激也要將情報傳到感覺區。



  小沙包很容易玩,且可以使正腎上腺素(noradrenaline)神經系統和多巴胺(dopamine)神經系統運作,並活躍額葉〈the frontal lobe〉至後腦葉的廣範圍的聯合神經迴路,是最好的方法。然而這並不能代表玩一小時的擲小沙包就可以玩TV遊戲。因為玩電玩時會使腦機能降低。



  除此之外,東北大學未來科學技術共同研究中心的川島隆太教授也曾發表一項「讀、寫、計算」等的基礎學習,能鍛練前額葉皮質區,並使腦部活潑起來。



  可是,最重要的還是對嬰幼兒的教育,因為人腦的神經元會因環境及教育方式而大大的不同。嬰兒時期的腦神經迴路還沒有完全形成,所以看不清楚東西也無法思考。不過他們對周圍重複的聲音會有反應。而小孩子會收集任何資訊。因此,若把電視或收音機放任撥放的話,其實會造成小孩子的資訊氾濫,反而不好,所以父母不能因為沒有時間帶小孩就放任小孩看電視。還有一些熱心的家長會給還在爬行的小孩看教學錄影帶也是不適當的,因為在這年齡層的小孩只會看到畫面的影子在晃來晃去而已,最後父母也只是掉入自我滿足的境界,毫無意義。相反地,因缺少與父母溝通,習慣浸泡在電視前,導致語言能力發育遲緩。而一旦語言能力發育遲緩,就會影響到表達自己意思,聽別人的話來作判斷的「思考能力」。幼兒時期的教育最好還是以說說童話、傳記、神話等故事,來培育他們的心靈成長,並增進父母與小孩的溝通。



  也就是說,與父母、群體間的互動是最重要的。時?利?教授所著的『??人間〈腦與人〉』也強調母子/父子間的肢體交流與牽著手教導的重要性。當有恐懼感與不安時,人的交感神經就會興奮且分泌副腎上腺皮質素〈adrenal cortical hormone〉。而這兩個因子會抑制成長激素的分泌。因為副腎上腺皮質素正好跟成長激素想反,會降低細胞的各種反應,而交感神經的興奮會抑制消化系統的運作、消化液的分泌,結果妨礙了營養的吸收,小孩無法正常成長。曾經有一項對老鼠的實驗,把一隻老鼠與其他老鼠隔離,看看牠對被孤立的環境的反應。結果,過了數週後,老鼠開始出現焦燥的情形,性格也變得比較凶暴等情緒不穩的現象,並且內臟也出現萎縮或腫大的異狀。而同樣的狀況在猴子的實驗也有發現。這是因為動物本能的群體欲沒有被滿足的關係吧!人也是一樣,不然就不會害怕因沒有看某些節目、玩某些遊戲等而無法打入同學、朋友的圈子,落後別人而被孤立。滿足群體欲的方法在乳幼兒時期,尤其是嬰兒時期,來自父母的撫摸等的肌膚、肢體的互動是最有效的。因為在那霎那間,他們能感受到夥伴的存在。這也是為什麼嬰兒緊貼於母親的懷裡時是最安祥的!







‧結論



  由此可見,至今,對電視、電影、電玩等內容問題的輿論也慢慢轉移到「如何看」、「如何玩」、「如何使用」上。



  上述森教授的實驗也說明了,在TV遊戲中,所收到刺激訊息透過視覺神經後,不經過前額葉皮質區,直接傳到雙手去做反應。因此,長時間又長期如此下來,前額葉皮質區自然而然地不會發達,反而萎縮,導致電玩型頭腦的現象。從動物實驗也可以知道環境對腦部發育有很大的影響。而這個環境必須是具雙向性的刺激才能達到效果,不是來自單向的、單方面的刺激。也就是說,避免變成電玩型頭腦,最好是與父母、家人、朋友的溝通、聊天或爬山等戶外活動。更不用說,對腦部正在發育的嬰幼兒,以及8~10歲的小朋友了。



  除此之外,談到電視、手機等電器用品,不得不讓人聯想到前陣子也成為國內熱門話題之一的「電磁波」問題。2001年6月27日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所屬國際癌症研究協會〈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IARC〉於法國發表50~60Hz對人體具有至癌的可能性。而也有學者認為人的的松果體(Pineal body)會對電磁變化反應敏感。這個松果體所分泌的神經傳導物質「血清素」(serotonin)也是控制感情、情緒的重要物質。據說松果體一旦受到電磁波的干擾,血清素的分泌量就會因松果體的過度敏感反應而被抑制。其他除血清素以外,還有與緊張、憤怒等情緒控制相關,並會使血壓上升等的「多巴胺」(dopamine),以及控制呼吸、調節免疫系統、抑制癌症發生的「黑激素」(melatonin)等分泌物也會受電磁波的影響。而腦或體內的血清素一旦減少就會造成憂鬱狀態,引起精神異常,最壞時還會導致自殺(美國Robert Becker博士的報告)。



  雖然還沒有電視、電玩等對腦部的直接影響,以及電磁波影響身體更具體明確的報告或資料,但是以上實驗結果和理論還是值得我們注意的。國內的IT風並不輸給那些先進國家,人人至少也有一支手機、一台電腦。沉迷於網咖交朋友、打線上遊戲的更不用說。家長因為愛子心切,早早就把小孩送進電腦補習班或有電腦課程的安親班,而為了生意,幼稚園也推出電腦教育課程。電子化社會的確帶給我們方便的生活,未來電腦更是在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不過,若忽視了人纇的發育過程、結構及功能,而沒有適當地去調整運用的話,即使這些電子通訊儀器帶給我們許多方便,但是所謂的憂鬱症等文明病,也必定會隨之而來的。更何況,無論日本或我國,在報章雜誌上都能看到對近年來年輕學子們的擔憂。容易發怒、攻擊性強、無集中力、無羞恥心、無創新力、動作散漫、不會思考等字眼,幾乎已成為用來形容青少年的共通語言了。然而,青少以下這篇文章是摘錄自吳欣芳小姐的「電玩型頭腦(Game Brain)」所凸顯的危機」一文,以科學的觀點來探討過度沉迷於電玩的青少年,對於社會的影響。



我先強調,我並不反對玩電玩,甚至把玩電玩當成適度的生活調劑是電子化社會的必然現象。但是,適度與適量(時間)才是最健康的。



日本自1983年任天堂遊戲推出後,小孩子們的玩耍方式也開始從戶外、群體逐漸走向室內、個人的模式。而青少年問題也是在這個年代開始急速增加。至今其犯罪率還在攀升,並且年齡層也有遞減的趨勢。然而,每一年代的青少年問題也有所不同,例如:80年代是「校園暴力」,90年代是「欺負弱小」、「自殺」、「拒絕上學」、「學級崩潰」、「青少年犯罪」等,而今天乃是「虐待嬰幼兒童」的件數正在上揚。



  會造成犯罪的原因有千百種,其中社會情勢的變化和經濟狀況的惡化當然是不可抹滅的。不過,近十年來的犯罪形態已開始脫離以往為了生存、生活的模式,而多為「不順眼」、「煩燥」、「火大」、「不知不覺」、「誰都可以」等令人難以理解的理由,似乎喪失了人類原有的理性與情感。通常在許多雜誌、新聞、書籍中,針對社會問題的議題,大致上都在論述電玩、電視、電影的內容會對身心有不良影響。然而,最近出現了另一種可怕的看法──「電玩型頭腦」,進一步揭開近年來青少年問題之謎。







‧何謂「電玩型頭腦」?



  佔大腦35%的前腦中有一個稱為「前額葉皮質區(Prefrontal Cortex)」的區域,它是對全身體發出命令的司令台。大概有人的拳頭那麼大,具有抑制〝本能〞的功能。通常與記憶、感情、團體的溝通、創造力、學習有關。貓、狗腦部並沒有這前額葉皮質區,在猴子的腦部也只有一小塊而已。若前額葉皮質區並不發達或有所損傷的話,行為就會像小孩子一樣,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因此也可以說是控制感情與犯罪的地方。當過於著迷電玩、手機簡訊、具刺激性的電影或錄影帶、電視時,這個司令台的功能就會降低,甚至停止作用,而這種腦部狀態就叫做「電玩型頭腦」。根據研究報告指出,電玩型頭腦的人會有容易發脾氣、攻擊性、無集中力、動作散漫、無羞恥心、過一天算一天、做事無精打采等特徵。







‧科學的驗證



  而將這個狀態用科學的方式證明的是,日本大學研究所森昭雄教授與日本東北大學川島隆太教授。森教授是先開發簡易型的腦波測量器後,測量腦部在運作時會發出β波的腦波,來調查前額葉皮質區的運作。腦波可依其頻率分為四種──深睡中的δ波(0.5~3Hz),睡眠較淺或想睡時的θ波(3~8Hz),以及平靜狀態的α波(8~13Hz)和興奮狀態的β波(13~30Hz)。







森教授是因為在偶然測量人的腦波,尤其是老年人的腦波的類型時,湊巧發現與年輕人的腦波不同,而為了要調查老人痴呆與年輕人有何不同,就必須要將其數值化,所以才開發出這腦波測量器的。當測試性地把這儀器拿來測試該軟體開發部部門的8位員工與其他部門的職員時,發現該部門的員工β波比想像中的還低。在觀察他們的共作性質與生活作息後,得知他們在日常生活中除了看著電腦畫面外,幾乎是不會跟任何人談話的一群。



‧四種類型的頭腦



  接著森教授又測試大學生玩電玩時的腦波狀態,結果發現,有β波完全不會變的「標準型頭腦」、一旦玩電玩就會下降的「視覺型頭腦」、β波呈現不穩定狀態而上下移動的「半電玩型頭腦」和從一開始就很低的「電玩型頭腦」等四種類型。而這個β波相當低的類型竟與癡呆症病患的腦波走向是一模一樣的。以下就個別說明這四種類型的頭腦:



1.「標準型頭腦」──



  幾乎沒有在玩電玩的人,β波經常高於α波,即使開始玩電腦兩波的強度也沒有什麼變化。特徵是做事非常有禮貌,學業成績多位於中上。







實驗結果:無太大改變







2. 「視覺型頭腦」──

  很少玩電玩,但電視或錄影帶每天都會看1~2個小時的人。若不玩電玩就會恢復。學業成績與「標準型頭腦」相同,在中上的人較多。





  實驗結果:平時α波與β波分明,不過開始玩TV遊戲後,β波開始下降。此表示, 頭腦的靈活性開始下降。







3.「半電玩型頭腦」──

  一週3~4天,一次玩1~3小個時的人。玩電玩前α波與β波的強度大致一樣,然一旦開始玩電玩後,β波值急速降低,甚至低於α波。症狀有偶而會有小小的發飆、較多會讓人有依自我步調行事的印像、若與正在打電玩的他講話的話,也只會有「不要吵!」的回應而已。還有,日常生活上沒有什麼集中力,也常會忘東忘西。



  實驗結果:即使沒在玩TV遊戲,α波與β波幾乎重疊在一起,已接近痴呆老人的腦波狀態。





4. 「電玩型頭腦」──

  每天玩2~7個小時電玩,即使沒有玩電玩,β波值也常接近零,幾乎可以說前額葉皮質區是停止狀態。明顯的症狀有動不動就會發飆、平常都像是在發呆、集中力很低、常常忘記事情或東西、沒有時間觀念、不善於跟朋友交往,有經常不上學的傾向,學業成績多位於中下。而電玩型頭腦的人幾乎也知道自己有這些症狀。



 實驗結果:α波與β波的狀態都很不穩定,甚至沒有玩TV遊戲時的β波比例還低於α波。很明顯地可以知道,平時的頭腦狀態是停止的。

  *以上實驗結果來源:森昭雄森昭雄 『ゲーム脳の恐怖(恐怖的電玩腦) 』日本放送(廣播)出版協會(2002)







  發現此四種類型的森教授,後來又進一步地對6~29歲的男女240人做實驗。結果240人中最多的竟是「半電玩型頭腦」(約佔40%)的人,其他三種大概各佔10~20%。很奇怪吧!這個數據與目前社會中被批評為無集中力、判斷力、耐性的青少年,以及與日俱增的青少年犯罪現象似乎有什麼關聯。



  川島教授是利用正子斷層攝影(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PET)與功能性磁核共振儀(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MRI)這兩種將腦部運作模式影像化的儀器,測試了數十人,以了解打電玩對人腦部的影響。而於2001年在英國發表「電玩對前額葉皮質區的發育完全沒有幫助,而長時間玩電玩會對腦部有不良影響」的研究結果。上述兩位教授的實驗方法雖然不同,但結果卻是一樣的。







‧電玩型頭腦與青少年問題的關係



  每當發生兇殘的少年事件後,都會出現「電玩、電視、電影對身心造成不良影響」的輿論。1997年,發生在神戶,由國中三年級學生所犯下的連續殺人事件,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一封內容為「遊戲開始嘍!鈍鈍的警察大人們,來阻止我看看,殺人讓我快樂的不得了ㄚ!」的挑戰信,跟國小學童土師淳的頭顱一起擺在中學的校門口,是這整個事件的開端。幾乎可以說是把遊戲直接搬到現實生活中,受電玩影響頗大的犯罪行為。



  不過,即使沒有達到犯罪,電玩對年輕人的影響已在他們腦部深深地拓展開來。在『若無其事地在車內化妝的腦』(扶桑社)一書中論述前額葉皮質區與羞恥心的關係的北海道大學醫學部教授澤口俊之表示,近年來,沒有問題意識、只會等待指令、缺乏計畫能力等很明顯前額葉皮質區的功能失調的學生增多了。並更進一步地說明,若前額葉皮質區的功能失調,IQ(智能指數)也會跟著降低,因而造成工作效率不彰或無法持久,即使結了婚也會離婚,或者因無法適應社會環境,而走錯路、犯下罪刑等,無法過積極正面的生活。他認為這是經濟問題以外所面臨的另一種危機。



  然而,不是每個電玩都會使β波降低。森教授在實驗中也嘗試了許多遊戲軟體。發現其中角色扮演遊戲會讓β波活躍,而多種角色扮演遊戲,如恐怖片等的驚險又恐怖的軟體是最能提高β波的活躍度。當森教授探討其原因時,發現一般視覺所收到的訊息都會經過視丘,到後腦的視覺區(the Cortical Visual Area)再傳至扁桃腺(amygdala)產生興奮狀態的路線,在玩這種遊戲時,則是和在爭鬥或逃難等下等動物的反應行為一樣,直接從視丘傳到扁桃腺,也是當人發怒時的路線。還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雖然在遊戲中逃躲或砍殺敵方,但這個行為會烙印在記憶中樞的「海馬」中。因此,若在現實生活中發生類似情形時,就會產生異常的行為或引起內心的恐懼。







‧可以拯救?如何預防?



  森教授從以上實驗認為,TV遊戲只是讓視覺與運動神經間活絡,而漏掉了思考的動作;如果長時間玩電玩的話,前額葉皮質區的功能會慢慢降低;已經習慣來自電視等的視覺刺激的人(視覺型頭腦)容易轉移到電玩型頭腦去。



  所以,我們可以知道如果能控制玩電玩、打電腦、看電視的時間,並增加與人溝通的時間,玩能使眼、鼻、口、耳、手腳五種感官健全發育的大地遊戲、團體遊戲的話,應該可以避免小孩或自己變成電玩型頭腦。



  另外,森教授為了要更了解腦部情形,實施了一些實驗,並發現有趣的事。



  一個就是,森教授在嘗試各種電玩遊戲中發現可以使β波上升的軟體。其中是在上述也說明過會引起恐懼感的遊戲。而另一個則是會運用到全身的跳舞機〈dance game〉。這不僅是因為刺激到視覺而已,也是因為全身運動而影響到腦的關係。雖然,正在玩的時候數值還是會降低,不過由於運動,血液循環變得比較好,而隨著頭腦的血液也變的較為流暢,所以玩完之後β波也就提升了。



  其實是棒球也好,足球也好,在做瞬間的判斷或集中的剎那β波也會上升。而流汗有使心情清爽、解除壓力的效果也是眾所皆知的事情。全身運動除了能使前額葉皮質區活躍外,也能刺激骨頭,促進發育,以及也會適度地刺激呼吸、循環系統。不過,在森教授的實驗結果中也指出,運動對已成為電玩型頭腦的人是無效的。



  不過不用害怕。另一個發現則是可使電玩型頭腦的人恢復到正常!那就是擲小沙包遊戲。森教授指導玩TV遊戲歷有十餘年的電玩型頭腦的大學三年級生,每天玩三顆小沙包5分鐘、進行兩個星期後,發現前額葉皮質區的β波的程度有改善的跡象。這是因為擲小沙包需要高度的集中力,擲小沙包時三個小沙包要以何種順序丟上,其次又要以哪一隻手接等,前額葉皮質區必須擅用到眼睛與手的觸覺。要思考時間、位置,皮膚受到刺激也要將情報傳到感覺區。



  小沙包很容易玩,且可以使正腎上腺素(noradrenaline)神經系統和多巴胺(dopamine)神經系統運作,並活躍額葉〈the frontal lobe〉至後腦葉的廣範圍的聯合神經迴路,是最好的方法。然而這並不能代表玩一小時的擲小沙包就可以玩TV遊戲。因為玩電玩時會使腦機能降低。



  除此之外,東北大學未來科學技術共同研究中心的川島隆太教授也曾發表一項「讀、寫、計算」等的基礎學習,能鍛練前額葉皮質區,並使腦部活潑起來。



  可是,最重要的還是對嬰幼兒的教育,因為人腦的神經元會因環境及教育方式而大大的不同。嬰兒時期的腦神經迴路還沒有完全形成,所以看不清楚東西也無法思考。不過他們對周圍重複的聲音會有反應。而小孩子會收集任何資訊。因此,若把電視或收音機放任撥放的話,其實會造成小孩子的資訊氾濫,反而不好,所以父母不能因為沒有時間帶小孩就放任小孩看電視。還有一些熱心的家長會給還在爬行的小孩看教學錄影帶也是不適當的,因為在這年齡層的小孩只會看到畫面的影子在晃來晃去而已,最後父母也只是掉入自我滿足的境界,毫無意義。相反地,因缺少與父母溝通,習慣浸泡在電視前,導致語言能力發育遲緩。而一旦語言能力發育遲緩,就會影響到表達自己意思,聽別人的話來作判斷的「思考能力」。幼兒時期的教育最好還是以說說童話、傳記、神話等故事,來培育他們的心靈成長,並增進父母與小孩的溝通。



  也就是說,與父母、群體間的互動是最重要的。時?利?教授所著的『??人間〈腦與人〉』也強調母子/父子間的肢體交流與牽著手教導的重要性。當有恐懼感與不安時,人的交感神經就會興奮且分泌副腎上腺皮質素〈adrenal cortical hormone〉。而這兩個因子會抑制成長激素的分泌。因為副腎上腺皮質素正好跟成長激素想反,會降低細胞的各種反應,而交感神經的興奮會抑制消化系統的運作、消化液的分泌,結果妨礙了營養的吸收,小孩無法正常成長。曾經有一項對老鼠的實驗,把一隻老鼠與其他老鼠隔離,看看牠對被孤立的環境的反應。結果,過了數週後,老鼠開始出現焦燥的情形,性格也變得比較凶暴等情緒不穩的現象,並且內臟也出現萎縮或腫大的異狀。而同樣的狀況在猴子的實驗也有發現。這是因為動物本能的群體欲沒有被滿足的關係吧!人也是一樣,不然就不會害怕因沒有看某些節目、玩某些遊戲等而無法打入同學、朋友的圈子,落後別人而被孤立。滿足群體欲的方法在乳幼兒時期,尤其是嬰兒時期,來自父母的撫摸等的肌膚、肢體的互動是最有效的。因為在那霎那間,他們能感受到夥伴的存在。這也是為什麼嬰兒緊貼於母親的懷裡時是最安祥的!







‧結論



  由此可見,至今,對電視、電影、電玩等內容問題的輿論也慢慢轉移到「如何看」、「如何玩」、「如何使用」上。



  上述森教授的實驗也說明了,在TV遊戲中,所收到刺激訊息透過視覺神經後,不經過前額葉皮質區,直接傳到雙手去做反應。因此,長時間又長期如此下來,前額葉皮質區自然而然地不會發達,反而萎縮,導致電玩型頭腦的現象。從動物實驗也可以知道環境對腦部發育有很大的影響。而這個環境必須是具雙向性的刺激才能達到效果,不是來自單向的、單方面的刺激。也就是說,避免變成電玩型頭腦,最好是與父母、家人、朋友的溝通、聊天或爬山等戶外活動。更不用說,對腦部正在發育的嬰幼兒,以及8~10歲的小朋友了。



  除此之外,談到電視、手機等電器用品,不得不讓人聯想到前陣子也成為國內熱門話題之一的「電磁波」問題。2001年6月27日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所屬國際癌症研究協會〈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IARC〉於法國發表50~60Hz對人體具有至癌的可能性。而也有學者認為人的的松果體(Pineal body)會對電磁變化反應敏感。這個松果體所分泌的神經傳導物質「血清素」(serotonin)也是控制感情、情緒的重要物質。據說松果體一旦受到電磁波的干擾,血清素的分泌量就會因松果體的過度敏感反應而被抑制。其他除血清素以外,還有與緊張、憤怒等情緒控制相關,並會使血壓上升等的「多巴胺」(dopamine),以及控制呼吸、調節免疫系統、抑制癌症發生的「黑激素」(melatonin)等分泌物也會受電磁波的影響。而腦或體內的血清素一旦減少就會造成憂鬱狀態,引起精神異常,最壞時還會導致自殺(美國Robert Becker博士的報告)。



  雖然還沒有電視、電玩等對腦部的直接影響,以及電磁波影響身體更具體明確的報告或資料,但是以上實驗結果和理論還是值得我們注意的。國內的IT風並不輸給那些先進國家,人人至少也有一支手機、一台電腦。沉迷於網咖交朋友、打線上遊戲的更不用說。家長因為愛子心切,早早就把小孩送進電腦補習班或有電腦課程的安親班,而為了生意,幼稚園也推出電腦教育課程。電子化社會的確帶給我們方便的生活,未來電腦更是在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不過,若忽視了人纇的發育過程、結構及功能,而沒有適當地去調整運用的話,即使這些電子通訊儀器帶給我們許多方便,但是所謂的憂鬱症等文明病,也必定會隨之而來的。更何況,無論日本或我國,在報章雜誌上都能看到對近年來年輕學子們的擔憂。容易發怒、攻擊性強、無集中力、無羞恥心、無創新力、動作散漫、不會思考等字眼,幾乎已成為用來形容青少年的共通語言了。然而,青少年,當然還包以下這篇文章是摘錄自吳欣芳小姐的「電玩型頭腦(Game Brain)」所凸顯的危機」一文,以科學的觀點來探討過度沉迷於電玩的青少年,對於社會的影響。



我先強調,我並不反對玩電玩,甚至把玩電玩當成適度的生活調劑是電子化社會的必然現象。但是,適度與適量(時間)才是最健康的。



日本自1983年任天堂遊戲推出後,小孩子們的玩耍方式也開始從戶外、群體逐漸走向室內、個人的模式。而青少年問題也是在這個年代開始急速增加。至今其犯罪率還在攀升,並且年齡層也有遞減的趨勢。然而,每一年代的青少年問題也有所不同,例如:80年代是「校園暴力」,90年代是「欺負弱小」、「自殺」、「拒絕上學」、「學級崩潰」、「青少年犯罪」等,而今天乃是「虐待嬰幼兒童」的件數正在上揚。



  會造成犯罪的原因有千百種,其中社會情勢的變化和經濟狀況的惡化當然是不可抹滅的。不過,近十年來的犯罪形態已開始脫離以往為了生存、生活的模式,而多為「不順眼」、「煩燥」、「火大」、「不知不覺」、「誰都可以」等令人難以理解的理由,似乎喪失了人類原有的理性與情感。通常在許多雜誌、新聞、書籍中,針對社會問題的議題,大致上都在論述電玩、電視、電影的內容會對身心有不良影響。然而,最近出現了另一種可怕的看法──「電玩型頭腦」,進一步揭開近年來青少年問題之謎。







‧何謂「電玩型頭腦」?



  佔大腦35%的前腦中有一個稱為「前額葉皮質區(Prefrontal Cortex)」的區域,它是對全身體發出命令的司令台。大概有人的拳頭那麼大,具有抑制〝本能〞的功能。通常與記憶、感情、團體的溝通、創造力、學習有關。貓、狗腦部並沒有這前額葉皮質區,在猴子的腦部也只有一小塊而已。若前額葉皮質區並不發達或有所損傷的話,行為就會像小孩子一樣,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因此也可以說是控制感情與犯罪的地方。當過於著迷電玩、手機簡訊、具刺激性的電影或錄影帶、電視時,這個司令台的功能就會降低,甚至停止作用,而這種腦部狀態就叫做「電玩型頭腦」。根據研究報告指出,電玩型頭腦的人會有容易發脾氣、攻擊性、無集中力、動作散漫、無羞恥心、過一天算一天、做事無精打采等特徵。







‧科學的驗證



  而將這個狀態用科學的方式證明的是,日本大學研究所森昭雄教授與日本東北大學川島隆太教授。森教授是先開發簡易型的腦波測量器後,測量腦部在運作時會發出β波的腦波,來調查前額葉皮質區的運作。腦波可依其頻率分為四種──深睡中的δ波(0.5~3Hz),睡眠較淺或想睡時的θ波(3~8Hz),以及平靜狀態的α波(8~13Hz)和興奮狀態的β波(13~30Hz)。







森教授是因為在偶然測量人的腦波,尤其是老年人的腦波的類型時,湊巧發現與年輕人的腦波不同,而為了要調查老人痴呆與年輕人有何不同,就必須要將其數值化,所以才開發出這腦波測量器的。當測試性地把這儀器拿來測試該軟體開發部部門的8位員工與其他部門的職員時,發現該部門的員工β波比想像中的還低。在觀察他們的共作性質與生活作息後,得知他們在日常生活中除了看著電腦畫面外,幾乎是不會跟任何人談話的一群。



‧四種類型的頭腦



  接著森教授又測試大學生玩電玩時的腦波狀態,結果發現,有β波完全不會變的「標準型頭腦」、一旦玩電玩就會下降的「視覺型頭腦」、β波呈現不穩定狀態而上下移動的「半電玩型頭腦」和從一開始就很低的「電玩型頭腦」等四種類型。而這個β波相當低的類型竟與癡呆症病患的腦波走向是一模一樣的。以下就個別說明這四種類型的頭腦:



1.「標準型頭腦」──



  幾乎沒有在玩電玩的人,β波經常高於α波,即使開始玩電腦兩波的強度也沒有什麼變化。特徵是做事非常有禮貌,學業成績多位於中上。







實驗結果:無太大改變







2. 「視覺型頭腦」──

  很少玩電玩,但電視或錄影帶每天都會看1~2個小時的人。若不玩電玩就會恢復。學業成績與「標準型頭腦」相同,在中上的人較多。





  實驗結果:平時α波與β波分明,不過開始玩TV遊戲後,β波開始下降。此表示, 頭腦的靈活性開始下降。







3.「半電玩型頭腦」──

  一週3~4天,一次玩1~3小個時的人。玩電玩前α波與β波的強度大致一樣,然一旦開始玩電玩後,β波值急速降低,甚至低於α波。症狀有偶而會有小小的發飆、較多會讓人有依自我步調行事的印像、若與正在打電玩的他講話的話,也只會有「不要吵!」的回應而已。還有,日常生活上沒有什麼集中力,也常會忘東忘西。



  實驗結果:即使沒在玩TV遊戲,α波與β波幾乎重疊在一起,已接近痴呆老人的腦波狀態。





4. 「電玩型頭腦」──

  每天玩2~7個小時電玩,即使沒有玩電玩,β波值也常接近零,幾乎可以說前額葉皮質區是停止狀態。明顯的症狀有動不動就會發飆、平常都像是在發呆、集中力很低、常常忘記事情或東西、沒有時間觀念、不善於跟朋友交往,有經常不上學的傾向,學業成績多位於中下。而電玩型頭腦的人幾乎也知道自己有這些症狀。



 實驗結果:α波與β波的狀態都很不穩定,甚至沒有玩TV遊戲時的β波比例還低於α波。很明顯地可以知道,平時的頭腦狀態是停止的。

  *以上實驗結果來源:森昭雄森昭雄 『ゲーム脳の恐怖(恐怖的電玩腦) 』日本放送(廣播)出版協會(2002)







  發現此四種類型的森教授,後來又進一步地對6~29歲的男女240人做實驗。結果240人中最多的竟是「半電玩型頭腦」(約佔40%)的人,其他三種大概各佔10~20%。很奇怪吧!這個數據與目前社會中被批評為無集中力、判斷力、耐性的青少年,以及與日俱增的青少年犯罪現象似乎有什麼關聯。



  川島教授是利用正子斷層攝影(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PET)與功能性磁核共振儀(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MRI)這兩種將腦部運作模式影像化的儀器,測試了數十人,以了解打電玩對人腦部的影響。而於2001年在英國發表「電玩對前額葉皮質區的發育完全沒有幫助,而長時間玩電玩會對腦部有不良影響」的研究結果。上述兩位教授的實驗方法雖然不同,但結果卻是一樣的。







‧電玩型頭腦與青少年問題的關係



  每當發生兇殘的少年事件後,都會出現「電玩、電視、電影對身心造成不良影響」的輿論。1997年,發生在神戶,由國中三年級學生所犯下的連續殺人事件,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一封內容為「遊戲開始嘍!鈍鈍的警察大人們,來阻止我看看,殺人讓我快樂的不得了ㄚ!」的挑戰信,跟國小學童土師淳的頭顱一起擺在中學的校門口,是這整個事件的開端。幾乎可以說是把遊戲直接搬到現實生活中,受電玩影響頗大的犯罪行為。



  不過,即使沒有達到犯罪,電玩對年輕人的影響已在他們腦部深深地拓展開來。在『若無其事地在車內化妝的腦』(扶桑社)一書中論述前額葉皮質區與羞恥心的關係的北海道大學醫學部教授澤口俊之表示,近年來,沒有問題意識、只會等待指令、缺乏計畫能力等很明顯前額葉皮質區的功能失調的學生增多了。並更進一步地說明,若前額葉皮質區的功能失調,IQ(智能指數)也會跟著降低,因而造成工作效率不彰或無法持久,即使結了婚也會離婚,或者因無法適應社會環境,而走錯路、犯下罪刑等,無法過積極正面的生活。他認為這是經濟問題以外所面臨的另一種危機。



  然而,不是每個電玩都會使β波降低。森教授在實驗中也嘗試了許多遊戲軟體。發現其中角色扮演遊戲會讓β波活躍,而多種角色扮演遊戲,如恐怖片等的驚險又恐怖的軟體是最能提高β波的活躍度。當森教授探討其原因時,發現一般視覺所收到的訊息都會經過視丘,到後腦的視覺區(the Cortical Visual Area)再傳至扁桃腺(amygdala)產生興奮狀態的路線,在玩這種遊戲時,則是和在爭鬥或逃難等下等動物的反應行為一樣,直接從視丘傳到扁桃腺,也是當人發怒時的路線。還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雖然在遊戲中逃躲或砍殺敵方,但這個行為會烙印在記憶中樞的「海馬」中。因此,若在現實生活中發生類似情形時,就會產生異常的行為或引起內心的恐懼。







‧可以拯救?如何預防?



  森教授從以上實驗認為,TV遊戲只是讓視覺與運動神經間活絡,而漏掉了思考的動作;如果長時間玩電玩的話,前額葉皮質區的功能會慢慢降低;已經習慣來自電視等的視覺刺激的人(視覺型頭腦)容易轉移到電玩型頭腦去。



  所以,我們可以知道如果能控制玩電玩、打電腦、看電視的時間,並增加與人溝通的時間,玩能使眼、鼻、口、耳、手腳五種感官健全發育的大地遊戲、團體遊戲的話,應該可以避免小孩或自己變成電玩型頭腦。



  另外,森教授為了要更了解腦部情形,實施了一些實驗,並發現有趣的事。



  一個就是,森教授在嘗試各種電玩遊戲中發現可以使β波上升的軟體。其中是在上述也說明過會引起恐懼感的遊戲。而另一個則是會運用到全身的跳舞機〈dance game〉。這不僅是因為刺激到視覺而已,也是因為全身運動而影響到腦的關係。雖然,正在玩的時候數值還是會降低,不過由於運動,血液循環變得比較好,而隨著頭腦的血液也變的較為流暢,所以玩完之後β波也就提升了。



  其實是棒球也好,足球也好,在做瞬間的判斷或集中的剎那β波也會上升。而流汗有使心情清爽、解除壓力的效果也是眾所皆知的事情。全身運動除了能使前額葉皮質區活躍外,也能刺激骨頭,促進發育,以及也會適度地刺激呼吸、循環系統。不過,在森教授的實驗結果中也指出,運動對已成為電玩型頭腦的人是無效的。



  不過不用害怕。另一個發現則是可使電玩型頭腦的人恢復到正常!那就是擲小沙包遊戲。森教授指導玩TV遊戲歷有十餘年的電玩型頭腦的大學三年級生,每天玩三顆小沙包5分鐘、進行兩個星期後,發現前額葉皮質區的β波的程度有改善的跡象。這是因為擲小沙包需要高度的集中力,擲小沙包時三個小沙包要以何種順序丟上,其次又要以哪一隻手接等,前額葉皮質區必須擅用到眼睛與手的觸覺。要思考時間、位置,皮膚受到刺激也要將情報傳到感覺區。



  小沙包很容易玩,且可以使正腎上腺素(noradrenaline)神經系統和多巴胺(dopamine)神經系統運作,並活躍額葉〈the frontal lobe〉至後腦葉的廣範圍的聯合神經迴路,是最好的方法。然而這並不能代表玩一小時的擲小沙包就可以玩TV遊戲。因為玩電玩時會使腦機能降低。



  除此之外,東北大學未來科學技術共同研究中心的川島隆太教授也曾發表一項「讀、寫、計算」等的基礎學習,能鍛練前額葉皮質區,並使腦部活潑起來。



  可是,最重要的還是對嬰幼兒的教育,因為人腦的神經元會因環境及教育方式而大大的不同。嬰兒時期的腦神經迴路還沒有完全形成,所以看不清楚東西也無法思考。不過他們對周圍重複的聲音會有反應。而小孩子會收集任何資訊。因此,若把電視或收音機放任撥放的話,其實會造成小孩子的資訊氾濫,反而不好,所以父母不能因為沒有時間帶小孩就放任小孩看電視。還有一些熱心的家長會給還在爬行的小孩看教學錄影帶也是不適當的,因為在這年齡層的小孩只會看到畫面的影子在晃來晃去而已,最後父母也只是掉入自我滿足的境界,毫無意義。相反地,因缺少與父母溝通,習慣浸泡在電視前,導致語言能力發育遲緩。而一旦語言能力發育遲緩,就會影響到表達自己意思,聽別人的話來作判斷的「思考能力」。幼兒時期的教育最好還是以說說童話、傳記、神話等故事,來培育他們的心靈成長,並增進父母與小孩的溝通。



  也就是說,與父母、群體間的互動是最重要的。時?利?教授所著的『??人間〈腦與人〉』也強調母子/父子間的肢體交流與牽著手教導的重要性。當有恐懼感與不安時,人的交感神經就會興奮且分泌副腎上腺皮質素〈adrenal cortical hormone〉。而這兩個因子會抑制成長激素的分泌。因為副腎上腺皮質素正好跟成長激素想反,會降低細胞的各種反應,而交感神經的興奮會抑制消化系統的運作、消化液的分泌,結果妨礙了營養的吸收,小孩無法正常成長。曾經有一項對老鼠的實驗,把一隻老鼠與其他老鼠隔離,看看牠對被孤立的環境的反應。結果,過了數週後,老鼠開始出現焦燥的情形,性格也變得比較凶暴等情緒不穩的現象,並且內臟也出現萎縮或腫大的異狀。而同樣的狀況在猴子的實驗也有發現。這是因為動物本能的群體欲沒有被滿足的關係吧!人也是一樣,不然就不會害怕因沒有看某些節目、玩某些遊戲等而無法打入同學、朋友的圈子,落後別人而被孤立。滿足群體欲的方法在乳幼兒時期,尤其是嬰兒時期,來自父母的撫摸等的肌膚、肢體的互動是最有效的。因為在那霎那間,他們能感受到夥伴的存在。這也是為什麼嬰兒緊貼於母親的懷裡時是最安祥的!







‧結論



  由此可見,至今,對電視、電影、電玩等內容問題的輿論也慢慢轉移到「如何看」、「如何玩」、「如何使用」上。



  上述森教授的實驗也說明了,在TV遊戲中,所收到刺激訊息透過視覺神經後,不經過前額葉皮質區,直接傳到雙手去做反應。因此,長時間又長期如此下來,前額葉皮質區自然而然地不會發達,反而萎縮,導致電玩型頭腦的現象。從動物實驗也可以知道環境對腦部發育有很大的影響。而這個環境必須是具雙向性的刺激才能達到效果,不是來自單向的、單方面的刺激。也就是說,避免變成電玩型頭腦,最好是與父母、家人、朋友的溝通、聊天或爬山等戶外活動。更不用說,對腦部正在發育的嬰幼兒,以及8~10歲的小朋友了。



  除此之外,談到電視、手機等電器用品,不得不讓人聯想到前陣子也成為國內熱門話題之一的「電磁波」問題。2001年6月27日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所屬國際癌症研究協會〈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IARC〉於法國發表50~60Hz對人體具有至癌的可能性。而也有學者認為人的的松果體(Pineal body)會對電磁變化反應敏感。這個松果體所分泌的神經傳導物質「血清素」(serotonin)也是控制感情、情緒的重要物質。據說松果體一旦受到電磁波的干擾,血清素的分泌量就會因松果體的過度敏感反應而被抑制。其他除血清素以外,還有與緊張、憤怒等情緒控制相關,並會使血壓上升等的「多巴胺」(dopamine),以及控制呼吸、調節免疫系統、抑制癌症發生的「黑激素」(melatonin)等分泌物也會受電磁波的影響。而腦或體內的血清素一旦減少就會造成憂鬱狀態,引起精神異常,最壞時還會導致自殺(美國Robert Becker博士的報告)。



  雖然還沒有電視、電玩等對腦部的直接影響,以及電磁波影響身體更具體明確的報告或資料,但是以上實驗結果和理論還是值得我們注意的。國內的IT風並不輸給那些先進國家,人人至少也有一支手機、一台電腦。沉迷於網咖交朋友、打線上遊戲的更不用說。家長因為愛子心切,早早就把小孩送進電腦補習班或有電腦課程的安親班,而為了生意,幼稚園也推出電腦教育課程。電子化社會的確帶給我們方便的生活,未來電腦更是在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不過,若忽視了人纇的發育過程、結構及功能,而沒有適當地去調整運用的話,即使這些電子通訊儀器帶給我們許多方便,但是所謂的憂鬱症等文明病,也必定會隨之而來的。更何況,無論日本或我國,在報章雜誌上都能看到對近年來年輕學子們的擔憂。容易發怒、攻擊性強、無集中力、無羞恥心、無創新力、動作散漫、不會思考等字眼,幾乎已成為用來形容青少年的共通語言了。然而,青少年,當然還包括嬰幼兒,都是社會、國家、世界未來的棟樑。如果沒有好好運用人體的自然機能結構,妥善地教導、照顧、因應他們的問題的話,那必定會帶來比經濟問題還要可怕的毀滅性危機──「電玩型頭腦」的危機!

括嬰幼兒,都是社會、國家、世界未來的棟樑。如果沒有好好運用人體的自然機能結構,妥善地教導、照顧、因應他們的問題的話,那必定會帶來比經濟問題還要可怕的毀滅性危機──「電玩型頭腦」的危機!

年,當然還包括嬰幼兒,都是社會、國家、世界未來的棟樑。如果沒有好好運用人體的自然機能結構,妥善地教導、照顧、因應他們的問題的話,那必定會帶來比經濟問題還要可怕的毀滅性危機──「電玩型頭腦」的危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mily791024 的頭像
    amily791024

    〞Kuma with a smile =)

    simon07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